“一回家,爸爸就拿著手機趴在沙發(fā)上打游戲……手機像一個詛咒,把爸爸變了個樣子……爸爸您就放下手機,陪我一起玩嘛!”
4月23日,看著正讀小學(xué)二年級的女兒所寫日記《我的爸爸》,內(nèi)江市威遠縣城區(qū)的李俊內(nèi)心十分震撼,滿是愧疚。此時,他才意識到,在過去3個月中,他癡迷手機游戲,幾乎不陪女兒,連檢查女兒家庭作業(yè)時也“機不離手”,自己的不稱職行為已影響到女兒的健康成長。當即,他拿出手機,讓女兒卸載了游戲,當天下午帶著妻子出門陪女兒玩了半天。
此后幾天,李俊下班后回到家中便陪著女兒,女兒很高興,他決定從此不再玩游戲。4月28日下午參加家長會后,次日便是五一小長假,他和妻子計劃如何讓女兒玩得開心。“我是一個反面教材,希望更多的‘手機控’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機。”
女兒寫日記
“手機把爸爸變了個樣子”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個喜歡打游戲的高手。
每當夜幕降臨,爸爸就把明亮的燈光打開,坐在床上,悄悄地打起游戲來。有的時候,爸爸把我接回家做作業(yè),一回家,爸爸就拿著手機趴在沙發(fā)上打游戲。手機就像一個泡泡糖,粘在爸爸的身上,弄都弄不下來了。
爸爸我想對您說:“您什么時候才能jiè掉手機yǐng(應(yīng)為“yǐn”)呢?”手機也像一個詛咒,把爸爸變了個樣子。有一次,爸爸燒了一道香pēn pēn的飯菜,我一聞到這個味道,就迫不及待的(應(yīng)為“地”)想快點兒吃?墒牵职质沁吙词謾C,邊炒菜,(手機)差一點就掉進鍋里了。這都是手機rě的禍。
爸爸您就放下手機,陪我一起玩嘛!當我把日記給爸爸看的時候,爸爸并沒有罵我,而是拿起手機,叫我把游戲刪除了。并且答應(yīng)我,以后再也不打游戲了。
欣欣年滿8歲,就讀于威遠縣城某小學(xué)二年級,成績挺不錯。她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說,前不久,她布置作業(yè)讓學(xué)生們在周末時以“我的爸爸”為題寫一篇日記。
4月22日,星期六,欣欣便按老師布置寫下了上面這篇日記。
日記完成后,欣欣如老師平時的要求一樣,留下了一個成語和一句名言。讓爸爸李俊沒想到的是,女兒留下的成語居然是“玩物喪志”。欣欣說,“我覺得挺適合形容爸爸耍手機”。
父親看日記
內(nèi)心震撼又愧疚 讓女兒刪了游戲
按平時習(xí)慣,欣欣都會將家庭作業(yè)交給父母檢查。但當天寫好日記后,欣欣并沒有將日記交給父母。直到第二天早上,媽媽倪紅起床后,欣欣才將日記交給媽媽。“沒想到她會這樣寫她爸爸。”倪紅回憶說,看完日記后,丈夫正好起床,她便將日記拿給丈夫。“我拿給他,讓他好好看看女兒是怎么寫的他。”
“看到這篇日記,我內(nèi)心真的很震撼,也很愧疚。”此時,李俊才意識到,自己在過去3個月中癡迷手機游戲,是一個不稱職的爸爸,也影響到女兒的健康成長?赐耆沼,他把女兒叫到身邊,拿出手機交給女兒,讓女兒把手機上的游戲刪了。“我也給她說,我今后再也不打游戲了。”
隨后,欣欣在日記最后補充了兩句話:“當我把日記給爸爸看的時候,爸爸并沒有罵我,而是拿起手機,叫我把游戲刪除了。并且答應(yīng)我,以后再也不打游戲了。”“這兩句話是刪了游戲后,女兒在原來的日記上加上去的。”李俊說,他還讓女兒在日記下面的“成語”中加上了“回頭是岸”,“希望她明白我改正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