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擔負著民族復興的崇高使命。弘揚傳統(tǒng)文化振興民族精神,必先讓他們從小從國學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充足的精神養(yǎng)分和智慧。學校高度重視習近平主席強調(diào)指出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歷史文化特別是祖先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要深入挖掘和闡述。”系列講話,由此在二年級六班舉行了“漢服禮儀文化之拜師禮”。擔任“老師”的可是班級的家長,這要得益于學校每學期開展的“家校共育”的課程,發(fā)動家長的力量,為班級學生教授豐富多彩的課程,促進了家校和諧,也為孩子們的學習添磚加瓦。
課堂初始,老師先向孩子們介紹“萬世師表”孔子,然后又說了說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尊師重道”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學習的。
接著,又向孩子們展示古代文人們相遇的“拜禮”,學生們紛紛模仿,做得有模有樣。
重點環(huán)節(jié)來啦,那就是給老師行“拜師禮”,想要行好拜師禮,步驟可多了。要交拜師貼、修束禮、拜孔、回禮、拜師、敬茶、聆訊這么多步呢!孩子們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做到非常完整。
學生將肉干(謝師恩),芹菜(業(yè)精于勤),龍眼干(啟竅生智),蓮子(苦心教學),紅棗(早日高中),紅豆(宏圖大展)等組合成的“拜師禮”送與老師,以表拜師誠心。
教師則回禮大蔥,寓意聰明伶俐。
而后學生代表向三拜后老師敬茶,禮成!
此次國學活動,使學生在國學體驗活動中尋找人生哲理,在聆聽國學教育中尋找歷史使命,培養(yǎng)了學生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質(zhì)得到了全面提高,從而營造了儒雅高潔的校園文化。(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