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成都市教育局主辦了主題為《教育創(chuàng)新背景下的學校國際化戰(zhàn)略》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建設暨友好學校課程共建共享研討會。東城根街小學賴晗梅校長在會議上參與《學校國際教育的困惑與解決方案》的圓桌討論,同臺討論的有加拿大阿爾伯塔省Palliser教育局副局長Pat、美國洛杉磯基石學校校長Robert Cutler、都江堰市教育局副局長王忠等專家學者。
賴晗梅校長在圓桌討論時這樣說:“我們一直從事小學教育工作,一直是個學校的教育人,有的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小學生。我們怎么做國際理解教育?我們的學校是以巴金精神的‘真’作為文化核心的,所以我們的學校文化就是以“真”為核心的“一核兩翼”。 它的兩翼,一個是傳統(tǒng)文化,一個是國際理解。在這樣一所小小的學校里邊,我們對孩子的培養(yǎng)方向是:‘培養(yǎng)具有民族情懷的世界公民’。我們的這兩個翼,其實對應的就是傳統(tǒng)文化和它的國際視野。我們一直在做有根的國際理解教育。而最近兩年,我們把這個‘有根的’國際理解教育調整為‘尊你重我’的國際理解教育。”
她還說:“小學的時候我們應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民族文化的根脈,因為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國家認同和公民素養(yǎng)和基礎,我們要有對自己國家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我們這樣一個小小的學校,在國際理解教育實施中最勇敢的是什么,就是把我們的民族文化帶出了中國。”
她向與會者介紹了學校怎么在學校長期開展國際理解校本課程,也介紹了東城根街小學在接待國際友人時怎么開展青羊區(qū)的非遺類的《熊貓課程》,還介紹了東城根街小學怎么在對外課程共建的時候將東城根街小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課程帶帶出國門。
最后她用了這樣一句話來總結了學校的國際理解教育,她說:“我們的國際理解教育,就是在實踐一種‘君子和而不同,圣者為而不爭’的中國古典哲學。” (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