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天下著蒙蒙細雨。我期待已久的大畫自然第14站:夾金山藏鄉(xiāng)——戶外油畫寫生與文學采風寫作營出發(fā)了。
大家一路高歌笑語,陪我們同去的黌門街社區(qū)申書記還給我們講解長征詩詞……窗外美麗的風景也陪伴著我們。
要到寶興了,雨停了。道路左邊是青衣江的激流,渾濁帶著泥沙,一浪高過一浪,洶湧澎湃直流而下。而右邊一條小溪,水像銀色的絲帶,從遠處飛瀉而來,鋪天蓋地,氣勢磅礴……好壯觀的景色呀!
紅軍長征紀念館
到了寶興,我們參觀了紅軍長征紀念館。
1935年6月,中央紅軍不畏高山嚴寒,冒風雪,艱難行進夾金山,他們餓了就啃干糧,渴了就抓一把冰雪,累了也不敢休息,因為高山缺氧,一坐下來就可能再也站不起來。英勇的中央紅軍懷著必勝的信念,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戰(zhàn)勝風雪嚴寒,征服了人間少遇的艱難險阻,勝利翻越長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創(chuàng)造了紅軍與天斗,與地斗,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奇跡。
我們在紀念館門前合影,在紅軍長征的雕塑前戴上鮮艷的紅領巾,唱起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接著又唱起了我們少先隊員的隊歌:“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我們嘹亮的歌聲,響徹四方。
紅軍精神給了我們鼓舞,個個精神十足。我們還坐下來在柴老師指導下畫了寫生第一幅畫——寶興河風景,接著繼續(xù)前進。
磽磧阿泰藏家樂
來到磽磧,那里是一個充滿藏族風情的地方,在阿泰藏家樂住宿,我們看到極具特色的藏式民居。這里的藏族主人熱情好客,用尊貴的禮儀接待我們,遞給我們一杯酥油茶,為我們獻上了潔白的哈達。
晚上這山里的氣溫低,感覺到一絲絲涼意。進屋睡覺時,我看見床單下面有一個圓圓的東西,婆婆說:“這是電熱毯電源接頭。”看著厚厚的被子,我心里的又暖了起來,感覺我今天過了三個季節(jié),又到了冬天的感覺。
藏家寧靜的清晨,推開窗看見藍天白云,云霧繚繞延伸整個山脈,如同一張綿延不絕的畫布,蔚藍的天空如純凈的寶石,清澈而深遠,展示出大自然的無限神奇。陽光輕輕灑落,令整個景色生輝奪目,綠水青山環(huán)抱,小溪流水,地里玉米抽絮,輕風拂過,如抒情的擁抱,喚醒了心靈的寧靜。
重走長征路 登上夾金山
今天天氣晴朗,我們吃了早餐,驅車前往夾金山。
在夾金山腳下仰望山頂,那龐大的氣勢,瞬間震撼了我們所有人。山頂云霧繚繞,山腳到半山腰差不多要兩小時,彎彎繞繞的公路,一直婉延直上。一路上還能看到許多的猴子,猴媽媽抱著猴寶寶,撫摸著它柔軟的毛發(fā)。還有猴子蹦蹦跳跳地來到我們面前,伸出手向我們要吃的。除了可愛的猴子,還有膘肥體壯的牦牛和潔白的羊群。
到達“五道拐”,俯看山腳下,綠色的山巒,白白的云朵環(huán)繞于山川之間,有種躍入仙境一樣的感受。在夾金山上的茫茫草原上,有牛群正在吃草,老牛好像牛群的家長,無比威嚴,極目遠眺,好像在思考著什么,有時還發(fā)出“哞哞”的叫聲……
到達3397米的“夾金山紅色豐碑”。1935年中國工農(nóng)紅第一方面軍繼強渡大渡河,飛奪盧定橋之后,挺進寶興,以頑強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長征途中第一座大山——夾金山。
這時天空的云彩非常絢麗多彩,讓人心曠神怡,藍天白云,我們指手可摘。太陽照亮了長征路,我們仿佛到了人間仙境似的。坐在“沖鋒號”下面,柴老師親自示范指導,用自己心靈與大自然美景交融而產(chǎn)生的靈感,畫下了長征“沖鋒號”,畫著畫著,我也仿佛是一名紅軍戰(zhàn)士,隨著沖鋒號角吹響,一直前進!前進!
我們佩戴著紅領巾,在紅色豐碑沖鋒號前留影,唱起了少先隊員隊歌、紅軍不怕遠征難……
我們繼續(xù)向夾金山頂進發(fā)。山頂海拔有4114米,太陽一會兒照亮山頂,一會兒又躲進云層,風吹過來,感覺特別涼爽。我們在紅軍軍旗下,夾金山豐碑前留影,留下了紅色傳承永恒的紀念。
夾金山是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我們坐車差不多要2個小時才能到達山頂。即使坐車上來,都已經(jīng)感覺很累了,而紅軍戰(zhàn)士們要穿著草鞋,打著綁腿走上來,走的還是崎嶇陡峭的山路。我們出行的天氣陽光明媚,而紅軍呢?是天寒地凍的冰天雪地,他們帶的“三寶”就是拐仗,干辣椒,水壺,走累了也不能坐著休息,一旦坐下,就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夾金山的風景雖好,但也非常艱險。我能感受到紅軍戰(zhàn)士的堅定信念和頑強毅力,他們?yōu)槊褡宓慕夥藕腿嗣竦男腋,不畏艱難險阻,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立下了永不磨滅的功勛!
古碉樓
攀登扎角壩古碉樓——探索古建筑之美。
我們?nèi)チ嗽菈蔚墓诺飿牵鞘且粋古老的建筑。進入碉樓里面昏暗,碉樓是用木頭和石頭搭建起來的,內(nèi)部有用木頭搭成的梯子,兩邊沒有扶手,只能用手抓住梯步,用腳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上爬。這時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得厲害,但還是慢慢地爬上碉樓了,我開心極了!
在爬梯子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褲腿上有條蚯蚓,一開始我很害怕,但是我想起了紅軍的精神,就沒有那么怕了。我把蚯蚓從褲子上拿下來,放回了大自然。
下碉樓時,腿有點軟,手抓住梯步,腳尖承力,慢慢退下來,我心里雖不怕,但還是緊張得出了汗……
緊急轉移
來到磽磧的第三天,雨就從成都追上了我們,下了一天一夜,就是這場大暴雨,引發(fā)了山里多處洪災和泥石流。
傍晚時分,幾位警察坐著警車來到我們住地,我覺得氣氛有點怪緊張的,警察和老師們表情嚴肅認真地講著什么……
我看著這種情況,都忍不住打顫,過了一會兒,婆婆就著急忙慌地對我說:“收拾東西。”
收拾東西?什么意思?老師說是山洪可能會暴發(fā),要緊急轉移!每個人都大包,小包的拎著行李,真是一波三折!大晚上的要轉移,天還下著雨!我坐在車上,望著窗外的景象,有點在看恐怖電影的感覺。
我們被轉移到山上紅軍驛站住宿,平安地睡了一晚。我覺得也沒什么事嘛,都好好的。老師說,之所以我們平安睡了一個好覺,就是因為許多人的努力,保護我們的生命安全,讓我們能睡一個安穩(wěn)的覺。這次緊急轉移,是一次不平凡的轉移,謝謝寶興縣人民政府!謝謝警察叔叔!謝謝默默為保護我們的生命付出的人!
這次緊急轉移,更是一次鍛煉我們的過程!如何鎮(zhèn)定自若地面對突發(fā)狀況,這都是在學校應急練中體會不到的。感謝大自然給了我們這次鍛煉的機會。
生火
火對人們來說,是進步的象征。有了火,人們不再茹毛飲血,從此懂得火燒出來的食物更加美味,更加營養(yǎng),那火是怎么生起來的呢?
首先撿柴,這是個難事,下了雨后,柴都是濕的,精挑細選后,把一根根柴用力折斷,有些柴桿死都不讓弄斷,那只能將它“繩之以法”,把笨重的竹桿用力往地上一扔,只聽“咔”的一聲響,竹竿終于屈服了。
撿柴這一關挺過了,我們就開始生火了。先用竹竿搭個“帳篷”然后再淋上油,用打火機把火點燃,一顆小小的火星就延生了。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轉眼,小火星就變大了,那火紅的顏色籠罩了整個世界。此時它就像我們一樣,一直在成長。遇到火小了就添加柴火,火又旺起來。革命也像火一樣,任憑大雪封山,鳥獸藏跡,只要我們心里有火種,就能驅散嚴寒,帶來光明和溫暖。
夜色四合,藏族歌舞隊閃亮登場,她們帶領我們圍篝火跳舞,噴發(fā)出熱情。我們舞蹈,跳躍,奔放,豪邁……火就是我們的見證者。
后來,同學在大篝火旁邊開設了三堆小篝火,把柴全用在小篝火上了,主篝火就沒柴燒了,最后小篝火的火勢越來越大,主篝火的火越來越小了,同學們紛紛來救火,成功地把火從“急救中心”里救了回來。
既然生起了火,當然要燒烤啦!把切好的土豆片撒上鹽,辣椒,蔥花,然后一塊塊地把土豆片插在竹簽上,拿去火里烤。我們只顧看火,都忘了手上有個土豆串,直到土豆披上黑色大衣的時候,這才想起手里的東西。后來香腸登場了,我們像饑餓的小狗,迫不及待地撲向香腸,仿佛它們在向我們招手。
一旁還有燃燒后的竹竿,我就用它在地上畫起了畫,有小貓、小狗,一條小龍,真有趣。
油畫寫生
柴老師、吳老師帶領我們在磽磧藏鄉(xiāng)進行戶外油畫寫生創(chuàng)作,以自然為師汲取靈感,讓我們領略了長征歷史,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向大自然學習,在老師們精心指導下,大自然向我們打開了創(chuàng)意之門。此次寫生我共畫了5幅油畫,下雨就在藏家三樓走廊里,速寫藏家建筑物及風景。
我們從江邊撿來石頭,將石頭一面磨平,在柴老師的指導下,根據(jù)石頭的大小,形狀來決定畫各種動物和風景。石頭畫鍛煉了我們,在小的畫面上,根據(jù)石頭的形狀心靈的感應,構思出石頭與動物形狀相似的畫面,畫出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這提高了我們畫畫的想象力,和畫畫的技能,這活生生的大自然教材,是課本里找不到的。
寫作與科學實踐
在大自然里的這幾天,我們清晨在河邊,樹林,在楊老師、刁老師領讀指導下閱讀……利用下雨和晚上時間,楊老師、刁老師指導我們寫作方法,將當天的經(jīng)歷寫下來,寫完后自己讀給大家分享,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通過觀察、采訪、徒步邊走邊看,老師帶領我們進行戶外體驗式的文學創(chuàng)作。
暢暢老師帶我們進行科學實踐——拾柴、撿石頭,認識許多植物和動物,并讓我們親自喂馬、騎馬。回到教室,暢暢老師掛圖講解植物名稱,生長原理……我們通過科學知識學習和實踐,增長了不少科學知識,認識了大自然里許多植物,動物。
我們分成三個小組,在暢暢老師的指導下,親自體驗實踐,搭建了我們自己心中的古碉樓。
我的體會
這次到磽磧夾金山,重走長征路,使我體會了長征精神,學到了大自然里很多科學知識。實踐鍛煉了我的意志,使我成長。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努力學習,報效祖國。還要特別感謝指導老師和后勤老師們對我們的關心和辛勤付出!
關于作者
陳思伊,11歲,四川省散文學會青少年會員,存古學堂文學社會員,現(xiàn)就讀于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學;喜歡繪畫、寫作,曾發(fā)表多篇作品。
存古學堂,解放北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