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磊
身邊有個獎學金拿到手軟的學霸是種怎樣的體驗?
周東磊是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位博士生,剛剛畢業(yè)。在吉林大學求學的九年時間里,他一共獲得獎學金30多萬元。早早立事的他,不僅用獎學金補貼不富裕的家庭,還做了不少公益。網絡曝光后,學霸周東磊的故事被很多網友點贊。
90后周東磊出生在山東省日照市后村鎮(zhèn)崖頭村,父母都是當地普通農民,一家人靠著兩三畝地維持生活,一年總收入不到萬元。
在他的家鄉(xiāng),條件不好的孩子很早就輟學幫父母務農,上學是件奢侈的事,可是周東磊的父母卻堅持供他讀書。那時候,來回路過的村民經常能看到一個黝黑的半大小子趴在家里的門檻上寫作業(yè)。有時候半夜十一點多,父母睡了一覺醒來,還能看見他在挑燈夜讀。
“我不是智商高的人,所以需要勤來補拙。”周東磊說。
上了高一,盡管一年學費只有七八百元,但對于周東磊的家庭仍然是個大負擔,那時候他在鎮(zhèn)里讀書,父親就在學校外面的工地打工為他賺學費。“心里特別不是滋味,只能更加努力學習。”他說。就這樣孜孜不倦地學習三年,他始終是班級前三名,最終考取了吉林大學。
十年如一日,大學期間,他依舊保持著勤奮刻苦的學習習慣,順利地保送研究生。這也是他“開掛”人生的開始。
周東磊學習的專業(yè)是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他跟隨導師宋宏偉主要研究稀土元素發(fā)光過程機理及應用。讀到研二,看到周圍同學紛紛發(fā)論文、出成果,自己的課題卻“顆粒無收”,周東磊心態(tài)有些浮躁?伤魏陚s告誡他:“科研需要坐住冷板凳,沉下心來才能做好創(chuàng)新。”
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周東磊厚積薄發(fā),在研三迎來了成果的“井噴期”,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光學快報》等國際知名期刊發(fā)表,還為他帶來了七八萬元的科研獎學金。
隨后他繼續(xù)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擴大,博士期間持續(xù)不斷發(fā)表各類學術文章。博三期間,因優(yōu)異的學術成果,經老師們投票,他獲得了全校只有一個名額的“力旺獎學金”,獎金高達10萬元。累計算下來,九年時間他共獲得了30多萬元的獎學金。
“他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我們都服他。”他的師弟李東宇說。
從讀大學起,周東磊就沒再從家里要過錢。讀研后,他開始用獎學金補貼家用。如今他還努力做公益,盡自己最大能力去資助偏遠山區(qū)的孩子。
“自力更生的人生最精彩。”在周東磊的很多筆記本上,都寫著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