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方式千萬種,娃耍網游爹買單就是其中一種!未成年人充值網絡游戲這事兒屢見不鮮,但是這賬到底怎么算?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記者邀請到了成都鐵路運輸?shù)谝环ㄔ旱姆ü伲鸵黄鹞闯赡耆藢嵤┑拇箢~游戲充值糾紛進行討論。
基本案情:
未成年人利用家長的微信號登錄網絡游戲擅自充值2916元
游戲公司拒退全款
去年在疫情封控時段,一個已滿8歲不滿18歲的“朱”姓小朋友,為上網課把爸爸大朱的手機給借來用。上完課后,小朱利用大朱的手機,自行打開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發(fā)的微信小程序游戲《XX槍神》進行玩耍并充值錢幣購買游戲點券。
由于《XX槍神》是微信小程序,小朱無須實名制登錄就可玩耍。在2022年9月3日至2022年9月13日期間的10天內,小朱擅自通過大朱的微信零錢、銀行卡等方式向游戲充值13次,金額達2916元。
小朱家人發(fā)現(xiàn)后,在網上向前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fā)起申請退款。但是,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卻拒絕退還全款。于是,大朱、小朱到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令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返還游戲充值款2916元。
法院審理認為,小朱在進行案涉游戲充值時,年齡已滿8歲不滿18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一款相關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
調查顯示,小朱在充值時,不足10歲,充值游戲金額高達幾千元,該行為明顯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并且該行為沒有經過其法定代理人(即其父親大朱)的同意或者追認。所以,小朱在案涉游戲內充值2916元的行為應當認定屬于無效。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jiān)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jiān)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綜上,法院支持大朱、小朱的訴訟請求,判決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返還游戲充值款2916元。
法官點評:
為未成年人擅自充值造成的損失提供救濟途徑
網絡游戲作為精神娛樂支出,實質上是成年人消費者在其收入支配下能承擔的有限度的合理支出。但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方式的廣泛應用,許多未成年人無視自身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大額游戲充值,損害家庭利益等糾紛屢見不鮮。
本案中,原告小朱作為未成年人,利用成年人賬號登錄游戲,施行了明顯與其智力年齡不符的大額游戲充值行為,依照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該行為應認定為無效,游戲公司應全額退還游戲充值款。
通過本案的審理,一方面確立了未成年人游戲大額充值可退還的裁判規(guī)則;另一方面也為未成年人擅自充值造成的損失提供救濟途徑;同時,還有力打擊了不法的網絡游戲經營者,規(guī)范了網絡游戲的運營環(huán)境。
根據(jù)相關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所有網絡游戲用戶均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進行游戲賬號注冊。但部分游戲經營者為游戲方便起見,讓用戶通過其他第三方程序也可以登錄游戲。這樣的設置,難免會給部分未成年人繞過監(jiān)管玩游戲或充值提供了便利。因此,本案的判決對于有效督促游戲經營者完善游戲審核和實名流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構建良好的網絡游戲消費環(huán)境具有積極意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未成年人,游戲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