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9月6日,是你們居家學習的第二天。高溫、限電、疫情、核酸、地震……可以說好多想不到的事情都發(fā)生在了2022年的這個暑假。我們待在了家里,遠離了同學好友,靜靜地和這座城市一起呼吸、跳動……這一切都將成為你們寶貴的人生體驗。
作為一名學生,你或許很想了解,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如何善待我們的自然環(huán)境,如何學會協(xié)作,如何在居家中提升自己,如何與家人相處,如何在逆境中汲取前進的力量?
《疫情之下 校長書簡》寫作讀信活動中,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用智慧幫你一一作答。
和大人一樣,校長也開始了居家辦公,每天線上會議、線上聽課模式。那么,作為小學生,居家,能做些什么?學什么?李蓓校長為大家送上了她的書簡。提醒孩子們,當我們拿起書本,打開電腦,專心地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時,不要忘了,還有一本大書叫做生活。
學習,一直在
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
今早,成都的天格外藍,絲毫沒有昨天地震波及帶來的影響,如濾鏡般清澈舒展,人的心情也一下開朗許多。我仰望藍天在想,如果讓孩子們用手機或相機任選角度拍張照片,一定都可以成為電腦桌面,因為光線與自然才是創(chuàng)作最好的伴侶,是學習最好的素材。靜謐人少的成都一定會迎來人聲鼎沸的。學習,無處不在。
做核酸的點位沒多少人,大家都配合地按照志愿者的要求行進著。我做完核酸,給邊上網課邊排隊的兒子說了聲:做完你先回去學習,我順便去買點兒菜。生怕影響了大二學生的課程,為人父母似乎都這樣:一切,為學習讓步。
正在菜場買著小菜,電話響了,是兒子:媽,你在哪里?我:在菜場啊,你先回去,我馬上回來。不善言辭的兒子說了句:媽,少買些菜,重了拎不動。我在家門口等你。老母親當時的內心啊:暖流,欣喜,有些感慨;丶,兒子開門,沒說什么把菜接過放到廚房,邊整理邊上著網課,但景致卻不一樣了。有些理事的兒子看著多了幾分帥氣呢。蜜罐中長大的孩子在經歷疫情、高溫、限電及地震后似乎成熟不少。經歷,才是最好的學習。
經歷,是最好的學習
進入電梯碰到一位學生家長手里拿著一個很大的紙箱,寒暄中才知道是為孩子緊急訂購的打印機,看著爸爸著急但堅定的眼神,內心還是充滿希望的:家長是孩子的另一面鏡子,父母的傾力而為一定會影響孩子,傳遞能量的。參與線上教學的老師不易、孩子不易、家長也不易,昨天的線上教學肯定讓不少家庭少了和睦,多了“紛爭”,重建秩序,但看著為了孩子而拼盡全力的老師家長,我們何不就地取材,以“一日居家”作為主題聊聊或寫寫有家長陪伴的一日生活或獨自一人的“小鬼當家”呢。作文的精彩,一定是來自生活與實踐的。
書本,永遠只是我們學習知識的一個部分;網絡,也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一條途徑;生活,才是我們百看不厭的那本教科書。
2008年汶川大地震讓四川的孩子對安全避險有了切實的感受與領悟,在目睹生離死別的一刻中理解生命的真諦;歷時三年的新冠疫情又讓孩子們學習到了白衣執(zhí)甲的逆向奔襲,眾多群體的舍小家保大家,自我防護的重要作為以及自然平常的難能可貴;今年成都的高溫限電也讓孩子們親身經歷酷熱夏季的自然肆掠和無能為力,節(jié)能節(jié)電的教學主題更有重大的生存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昨天突如其來的一場地震真的讓所有人都感受到生活的那般不確定性與前所未有的困難。
磨難,是生活給予孩子們成長最大的財富;而親歷,則是主動成長的最好時機。
讓我們一起寫好和用好生活這本教科書,讓學習發(fā)生在教室之外吧!
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親歷,主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