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階段禁止違規(guī)統(tǒng)一考試、禁止考試成績排名,而天府新區(qū)實驗小學的一門“學科”,不光一學年考6次,還要全年級拉通排名。“雙減”當前,為什么這所學校敢正大光明地“頂風作案”?而且家長還大為叫好?
每到周三,天府實小的校園里就熱鬧無比,操場上、綠植旁、圖書館里……處處都是孩子們上課的身影。無論是語數(shù)外,還是音體美,老師們紛紛把課堂搬出教室。原來,每周三是學校特別設立的護眼日,那門要考試還要排名的“學科”,正是視力。
“我們規(guī)定老師在這一天回歸傳統(tǒng)課堂,也就是用一支粉筆、一本書來進行教學。”副校長侯毅表示,“在視力防護方面,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于是,他把護眼日選定在一周的中間這天,倡議老師們適度控制電子白板和其他電子設備的使用,給孩子一個視力緩沖期,并打破學科界限,注重課程融合,鼓勵戶外課堂。
數(shù)學老師湯茵選擇把兩班合并,以競賽的形式,變課程為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比賽來鞏固知識點。護眼日開展以來,湯茵上戶外課上出了“癮”。她說:“就算不是周三,我也會把孩子們帶到戶外去上。”
在她看來,護眼日的實施可以有效鞭策老師,去主動思考如何提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形式,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我們打開制作好的精美PPT時,會不自覺地陷入輸出內(nèi)容的狀態(tài),想把更多知識講給孩子聽。”英語老師黃敏認為,不使用白板,其實是把更多說的機會讓給孩子,把課堂還給他們。操場、圖書館、報告廳都成為了黃敏的教室。“既要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下建立規(guī)則,又要達到相應的課堂效果,這很考驗老師的課堂教學和管控能力。”
學校護眼日的設立,讓美術戶外課的頻率變得更高了。美術老師李璨燃說,在戶外上課,不僅可以保護眼睛,還能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力。
“當孩子成人以后,可能會忘掉所學到的知識,但孩童時期獲得的求知欲和學習力,會伴隨一生,持續(xù)影響他們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最近是春季,我們就以春天為主題,帶領孩子們在校園里尋找春天、感受春天,寫詩贊頌春天。”語文老師余悅在探索戶外課與多學科的融合,例如:與美術學科融合,在詩歌下面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兩種上課方式的交替,對于孩子們來說,既能感受到信息化的課堂形態(tài),也能感受到原生態(tài)的課堂形態(tài),有不同、有改變,但都是有趣且高效的課堂。
據(jù)了解,作為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基地校,天府實小聯(lián)動家庭、學校、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學生四方力量,將原本每學年兩次的視力檢測,提高到6次,逐步建立數(shù)據(jù)、近視預警機制、家;ネǖ慕曨A防機制,全面精確的動態(tài)數(shù)據(jù)鏈,精確打造群體+個體的防控機制方案。
侯毅解釋道,一學年6次檢測,時間跨度小,更能引起家長重視。學校會將測試結果做成折線統(tǒng)計圖,并全年級拉通排名,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都能讓家長更直觀地了解孩子的視力變化。
以去年寒假前的一次排名為例,當時視力最差的班級,經(jīng)過一個寒假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后,名次提升了兩名。
在硬件方面,學校建立了AI-3D近視防控教室,通過AI-3D視覺訓練,打破“平面固視”。通過看遠看近,雙眼分視、大腦融合等方式,改善視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從而實現(xiàn)有效近視防控。
此外,學校還定期邀請專業(yè)眼科醫(yī)護人員,為師生舉行視力保護講座。保證每天戶外運動至少140分鐘,減輕睫狀肌負擔,充分調動視神經(jīng),促進多巴胺分泌。教室采用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護眼燈,桌面光照≥300Lx,重點推廣護眼球——“乒乓球”,讓孩子每周參與3次以上。
校長趙玉如說,下一步,學校還將繼續(xù)思考、總結,不斷豐富和完善天府實小“博觀約取、滋養(yǎng)雅行”的課程體系,積極探索戶外項目式學科融合教學方法,將課程上到社區(qū)、公園里去,將學生應該學的變成學生喜歡學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賴波)
天府實小,全年級排名,視力保護,學生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