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溫江區(qū)通平小學學歷案修改校本系列培訓第二講在四樓智慧教室如火如荼地開展。
培訓由教師發(fā)展中心副主任劉志軼主持。本次培訓將溫江區(qū)一直踐行的“三學”課堂模式融入其中,將全體教師按照學科進行分組,人手一份學歷案,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以“自學-合學-群學”的方式展開培訓,讓老師們邊聽邊修改。
劉志軼副主任抓住學歷案修改的核心理念之三“基本要素落實要更加內涵”展開,對學歷案的八個基本要素一一進行解析。在學習“學習目標的撰寫和修改”時,劉志軼副主任出示具體的案例,讓老師們先觀察學習目標的原稿和修改稿有什么區(qū)別,然后請老師們回答,通過這樣的形式,讓每位老師了解了學習目標的撰寫要基于課標、學情和教學設計;要按照“三維”“四要素”要求規(guī)范敘寫,同時還要落實可觀察、可操作、可測評的要求。在學習評價任務和資源與建議的撰寫和修改時,劉志軼副主任同樣以具體的案例分析,從而讓老師們明白評價任務要精準指向學習目標;要先于學習過程設計;要有效引導學習活動。資源與建議要介紹知識前后聯(lián)系,促進自我建構;要介紹課堂學習路徑,引導自主參與;要告知如何判斷學會,有助自我評價。最后,劉志軼副主任談到了學后反思,告知老師們一定要明白學后反思要指向學習目標,反思學會了什么;要指向學習過程,反思怎么學會的;要指向學科素養(yǎng),反思學會了何用。整個培訓干貨滿滿,每個參與培訓的老師也在不斷地思考和碰撞中收獲著、內化著。(張紅)
通平小學,學歷案修改校本系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