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促進青年教師發(fā)展的理念,成都市玉林小學教育集團于2019年6月12日在玉林小學階梯教室舉辦了青年教師說課技能大賽,為時一天。此次大賽分為上午場和下午場,參加此次說課比賽的老師是來自集團四所學校(玉林小學、花源小學、群星小學和太平小學)14名青年教師,擔任此次活動的評委是各校區(qū)的分管領導。同時集團還邀請了武侯區(qū)教科院小教所所長、數(shù)學教研員程依青和語文教研員甘雪梅老師進行現(xiàn)場點評和指導。
上午場比賽的學科是語文和數(shù)學。語文學科有太平小學盧韻笛老師的《中國的美食》、玉林小學岑瑤老師的《青蛙賣泥塘》、花源小學羅媛老師的《田忌賽馬》和群星小學的夏璐瑩老師的《大象的耳朵》。數(shù)學學科有太平小學余莎老師的《認識面積單位》、玉林小學文虹冬老師的《認識平面圖形》和花源小學喻靜老師的《有趣的推理》。上午場說課完畢之后,評委現(xiàn)場打分,程依青老師和甘雪梅老師進行點評。甘雪梅老師首先肯定了四位語文學科老師的說課表現(xiàn),參賽老師們的說課內容不僅對語文課程標準把握準確,而且說課內容中教學過程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環(huán)節(jié)緊扣。緊接著甘雪梅老師指出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社會大背景下,語文教學應該緊跟時代潮流,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要立足于教材但絕不能拘泥于教材。程依青老師在進行數(shù)學學科的點評時主要從數(shù)學學科知識和教材解讀兩方面引領老師們轉變意識。程依青老師認為數(shù)學老師應該重視數(shù)學知識,更應該重視數(shù)學學科思維的培養(yǎng)。數(shù)學知識固然重要,但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還蘊含著豐富的數(shù)學思維方式,重視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才是數(shù)學教學的關鍵。程依青老師指出數(shù)學老師還應該重視對數(shù)學教材的深入解讀,關注數(shù)學教材中的各種信息,如文字、圖片、色彩搭配等,要思考教材中編排的這些信息要表達深層意思和邏輯關系。兩位老師的點評對于上午場參賽的老師來說無疑是思想的洗禮,帶給大家是心靈的震撼,相信老師們從中也能從中學到很多有益的東西。
盧韻笛老師《中國的美食》
岑瑤老師《青蛙賣泥塘》
羅媛老師《田忌賽馬》
夏璐瑩老師《大象的耳朵》
余莎老師《認識面積單位》
文虹冬老師《認識平面圖形》
喻靜老師《有趣的推理》
甘雪梅老師親臨指導
程依青所長現(xiàn)場指導
下午場說課的學科有英語、音樂、心理、科學和美術等學科。英語學科有太平小學佐麗老師的《Unit 3 Seasons Lesson 2》、玉林小學韓夢佳老師的《Unit 3 Travel Plans Lesson 2》和群星小學吳佳昱老師的《After School Activities》。音樂學科有太平小學蘭迪老師的《森林狂想曲》,心理學科有玉林小學王雅琪老師的《我已悄悄長大》,科學學科有花源小學楊虹利老師的《探究鼓膜的振動》,美術學科有群星小學周曉蓉老師的《我鞋我塑》。
佐麗老師《Unit 3 Seasons Lesson 2》
韓夢佳老師《Unit 3 Travel Plans Lesson 2》
吳佳昱老師《After School Activities》
蘭迪老師《森林狂想曲》
王雅琪老師《我已悄悄長大》
楊虹利老師《探究鼓膜的振動》
周曉蓉老師《我鞋我塑》
天道酬勤,集團相信通過組織一次又一次的教學技能比賽的活動,不僅能幫助集團學校的青年教師能夠得到快速地成長為成熟型教師,也能為集團的發(fā)展積蓄更多力量。(成都市玉林小學)
成都市玉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