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晨曦,迎著朝陽,我們出發(fā)了!”穿過一個個隧道,經(jīng)國道、省道、封路交通管制,近日,成都市龍盛小學校一行六人在校長助理胡廷香的帶領(lǐng)下抵達了丹巴縣城,見到了久別的親人,與丹巴縣東谷小學的譚校長等人,握手再握手,擁抱再擁抱。
遠離城市的喧囂,走進大山深處,熱情的老師,純樸的孩子們,沒有距離,沒有陌生,融洽學習,共同成長!
龍盛小學為東谷小學送去了孩子們需要的學習用品,希望他們學習進步。黨建共建,龍盛小學黨員教師與東谷小學黨員教師結(jié)對,共同提高黨員教師的黨性認識,促進黨員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結(jié)合學校8―22―10課堂模式,昝秋旭老師繪聲繪色地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繪本課。昝老師先讓孩子們分享自己聽過的故事;然后給大家講起了《偷雞》,一邊講故事一邊指導孩子有感情朗讀,猜故事的發(fā)展,同時進行價值觀的教育,讓他們懂得偷是錯誤的行為,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取得收獲的道理;最后讓孩子自己完整講故事,既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又進行了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yǎng)。整堂課,老師動聽的聲音,繪本有趣的情節(jié),牢牢地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適時的鼓勵給孩子們帶來了信心,從坐姿到講故事的音量、傾聽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孩子們積極發(fā)言,有感情朗讀,師生徜徉書間,其樂融融!
“哈哈哈……”突然,校園里爆發(fā)出一陣笑聲。發(fā)生了什么事?原來李逸老師在給4、5年級兩個班的學生上課,學科素養(yǎng)訓練熱身運動中,李逸老師正在示范鴕鳥步和猩猩走路呢,好有趣!旁邊坐著觀看的老師和其他班級的孩子也躍躍欲試。收腹跳、蘿卜蹲、找朋友……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孩子們越來越興奮。老師拿出一張紙,體育課上這張紙可以干什么呢?間隔放在地上,它是助跑線;卷起來,它是接力棒;貼在胸前,它是號碼布;攤開一看,上面記錄了跑步的要領(lǐng)……這可真是一張萬能紙。孩子們在歡笑聲中輕松學習、成長、收獲……
牦牛村小學是東谷小學的完小,距離縣城30多公里,這里有四個年級和一個幼兒園,班級人數(shù)最多的有9名學生,最少的只有5名,老師們堅守在這里,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令人肅然起敬!大家和孩子一起玩游戲:木頭人、老鷹捉小雞……快樂的孩子,回到童年的老師們,組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回首這一路,歌聲、讀書聲、歡笑聲,聲聲入耳。短短的相聚,留下來幾多美好的回憶;觀摩、研討、交流,促進了彼此教育的溝通,激起了兩地教育智慧的火花。未來的路上,兩校攜手前進,情誼綿長!(成都市龍盛小學校)
成都市龍盛小學,心系兄弟校 ,情系藏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