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武校頻發(fā)意外死傷調查:體罰、互毆、勒索和辦學資質不明
當我們還在為“6歲女童入小龍武校兩天后死亡”的經歷痛心時,新京報記者的暗訪視頻,又將河南登封武校亂象暴露在公眾面前。
“小龍武校16歲少年,因外力致顱腦損傷死亡”、“15歲男生入武校半年被打癱瘓”、“15歲男生入‘民房武校’第二天被打斷鎖骨”……這些涉事少年的遭遇,都曾引發(fā)軒然大波。這些事件背后的緣由、武校該如何承擔責任,有待相關部門的具體調查。但登封武校存在的諸多問題,卻不容回避。
記者暗訪發(fā)現(xiàn),當地從4名學生的“民房武校”到數萬學生的“明星武校”,多有體罰學生、教練公開索賄、資質存疑、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該市教體局一份材料顯示,當地武校管理粗放、涉法涉罪、傷亡事故時有發(fā)生。根據官方數據,登封共有武校101所,有辦學資質的僅28所。
我國傳統(tǒng)武術強調的是強身健體、修身養(yǎng)性,少林寺更是國人心目中武學精神的圣地。但從記者的調查看,在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很多武校行業(yè)流行的卻是“好勇斗狠、恃強凌弱的校園文化。教練體罰學生尤為常見,有教練坦言,“學生叫得越狠打得越狠”,學生之間也經;
在此氛圍之下,部分武校儼然成了“法外之地”。揆諸多個學生被打殘、甚至致死的現(xiàn)實,也不禁讓人心生“這樣的武校是在教人還是毀人”的疑惑。
▲登封武校頻發(fā)意外死傷調查 視頻截圖
登封很多武校亂象叢生,當地有關方面很難與之切割。據報道,“在101所武校中,經審批具備辦學資質的28所,習武場所60所,未經批準的13所。除了28家具備辦學資質的武校外,其他練武場所均為借資質辦理學籍”。
既然已經掌握了大部分武校屬于非法辦學的詳細資料,當地有關部門有無采取有效的監(jiān)管措施,對于其中存在的體罰、校園暴力、受賄等亂象,又是否有不作為的問題,抑或是運動式整治后故態(tài)復萌的現(xiàn)象……這些值得追問。
不可否認,對登封當地而言,武校經濟是當地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媒體報道顯示,登封龐大的武校學生數量給當地造就了巨大的商機,每年能直接帶來最少20多億的經濟效益。正因如此,當地曾公開提出,把武校打造成“朝陽產業(yè)”,創(chuàng)建“世界功夫之都”。
但倘若登封武校經濟繼續(xù)走粗放模式,由著其野蠻發(fā)展,“朝陽產業(yè)”恐怕離“夕陽產業(yè)”就不遠了。功夫產業(yè)也好,武校經濟也好,本質上應是法治經濟,應建立在嚴格監(jiān)管和法律規(guī)范之下。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對武校亂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其實是自毀招牌,只會讓“登封武校”背負難以洗刷的惡名。
亂象頻仍,希望當地盡早建立完善監(jiān)管權責清晰的長效治理機制,將“登封武校”行業(yè)全部拉回正軌,讓其在法治化、規(guī)范化的軌道上運行。
登封武校,體罰,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