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海濱小學“基于核心素養(yǎng),緊扣核心問題,探究靈趣課堂暨第六屆青年教師語文賽課活動”持續(xù)進行了三周,在精彩的比賽過程中,二十余名老師自信地脫稿說課,六位老師精心地備課上課,十余名教師科學地反饋課堂觀察,充分展示了教師個人及團隊的良好研討風貌,這一切都只為遇見“愛慧課堂”上那最美的自己!
初見篇——豐富活動,自主學習
趙恬恬老師執(zhí)教《動物兒歌》
“你們見過蜘蛛網嗎?誰能畫一畫蜘蛛結的網啊?”“趙老師現(xiàn)在要給你們變個魔術,我能把他的畫變成一個字。仔細看,不要眨眼哦。”于是趙恬恬老師將“網”字的演變過程畫了出來。老師將新字的學習化作一個魔術,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課堂變得靈動起來。
游軼老師執(zhí)教《單元整合—概括主要內容》
游軼老師以檢查預習的小組匯報形式開始, 訓練學生自己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師將孩子提取的關鍵信息板書到黑板上,引導孩子進行評價。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探索篇——抓住核心,讀寫結合
黃梅老師執(zhí)教《我是一只小蟲子》
黃梅老師抓住核心問題“當一只小蟲子究竟好不好?”引導孩子們從好與不好兩個方面去學習,通過同桌交流、小組交流讓孩子們去思考這個核心問題,學生思維靈動起來,這節(jié)課下來,每個孩子都愿成為那只小蟲子。
劉美老師靈執(zhí)教《葉公好龍》
劉美老師作為高段的語文老師,將課堂還給了學生。老師沒有對文本進行過多的解讀,而是以“你從哪兒看出葉公不是真正喜歡龍?”為核心問題,讓學生從“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這句話中感受作者的細節(jié)描寫手法。接著,再讓孩子運用相同的手法寫一段話,讀與寫的結合。教師不再是教課文,而是教語文。
遇見篇——學生匯報,教師參與
祝綺遙老師執(zhí)教《四個太陽》
祝綺遙老師執(zhí)教的是一年級的課,整堂課大家充分看到孩子們學習和活動的身影,教師讓孩子們當小老師教讀詞語,讓孩子們同桌交流,讓孩子們上臺展示匯報。雖然是一年級的孩子,但是大家看到的是孩子學得輕松,老師教得輕松。
陳虹老師執(zhí)教《裝滿昆蟲的口袋》
陳虹老師教學風格干練,思路極其清晰。本節(jié)課,陳虹老師以“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了法布爾對昆蟲迷戀?”為核心問題,讓孩子小組合作,然后上臺交流匯報,小組分工明確,孩子們匯報體會深刻。
六節(jié)課的精彩展示后,上課的六位老師也進行了豐富多彩的個人風采展示。同時,作為評委的劉學平老師也對每堂課做出了詳細點評,劉學平老師就教學策略指出老師在課堂上要少說,讓孩子多說,孩子不會的老師要教孩子說,這樣,老師教得不累,課堂的實效得到很大的提高!
劉學平現(xiàn)場點評
什么是“愛慧課堂”?楊校長希望教師們對愛慧課堂繼續(xù)進行深入的研究,“三個有”(有關愛、有策略、有實效)說來容易,但是真正落到實處,還需要每個老師去揣摩與實踐。
三場比賽雖然已經結束,但是海濱語文人將繼續(xù)“愛慧課堂”之旅,終有一天,海濱語文人會看到旅途中最美的風景,遇見最棒的自己!(成都市海濱小學)
成都市海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