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而中華武術,是中國文化最豐富的載體,其蘊涵傳統(tǒng)兵法學、傳統(tǒng)中醫(yī)學、傳統(tǒng)美學、傳統(tǒng)哲學等傳統(tǒng)文化。在宋朝以前,歷代名士都以文韜武略、文武雙全為榮,漢唐時期更是將中國傳統(tǒng)武術推至頂峰,以長劍、長刀命名的雙手劍、雙手刀往往是由最驍勇的將領統(tǒng)領。在那時,中國的雙手刀法已臻于精純,并流傳到日本。唐刀,就是日本刀的始祖。從宋朝開始,文官壓制武將,“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出現(xiàn),武術開始沒落,大宋滅亡以后,元朝禁武,老百姓不能有刀劍之類的物品,雙手刀法進一步失傳。以至到達明朝,面對倭寇入侵,才會有戚繼光所說:“我軍長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兩段。”在這基礎上,戚繼光在與倭寇的大量戰(zhàn)役中,摸索出一套抗倭的刀法,并記錄在他的著作《練兵實紀》中,稱為《辛酉刀法》。
這就是迎賓路小學武術隊所習練的雙手刀法,傳中華之智慧。
雙手刀精彩對抗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武術隊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因為大家堅信,追求卓越,努力提升自己,成功自然會找到你。習武如是,學習如是。習武不是為了擊倒對手,而是通過對抗,收獲勇氣和堅強。學習不是為了考滿分,而是為了收獲知識,完善自己。在金秋十月的豐收季節(jié),迎賓路武術隊通過努力,獲得了以下殊榮:
1、10月參加成都市第十四屆傳統(tǒng)武術冠軍賽,獲得拳法16塊獎牌,雙手刀法比賽16塊獎牌。
2、11月2號參加金牛區(qū)武術進校園比賽,8支隊伍全部獲得一等獎。
3、11月10號參加成都市第七屆太極進校園集體武術比賽,獲得一等獎。
4、迎賓路小學參加中華武術文化傳承合作學校聯(lián)盟舉辦的武術教學課程改革成果展示活動,以優(yōu)勢獲得一等獎。
繼承傳統(tǒng)文化,弘揚尚武精神是大家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為什么武術隊會有那么多規(guī)矩?因為習武之人,若無禮儀規(guī)矩約束,容易傷害他人,所以“非信廉仁勇,不可傳兵論劍”;為什么堅持打練結合?因為武術并非做操,不像跳舞會動作就可以了,而是要一招一式融會貫通,在學會運用時才能感受到武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國智慧。在臨陣對敵時,能避實擊虛,以退為進,動靜結合,這就是智慧;比對手強大,卻仍然心懷謙虛和感恩之心,這就是仁。
所以,仁、義、禮、智、信、勇、恒就是尚武精神。
中國文化發(fā)展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而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未來,就在這群孩子之中,只有他們認可武學文化,知道武術歷史,尊重武術精神,中國傳統(tǒng)武術才會有未來。
相信武術隊會再接再厲,在未來的比賽中再獲佳績。比賽不是為了獲得成績,而是為了檢查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沒有正確。“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迎賓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