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線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鹽道街小學卓錦分校開展“錦金聯(lián)盟”教育科研成果交流活動

來源:四川教育新聞網  作者:網站編輯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17-03-31

四川教育新聞網成都3月31日訊(袁虹 通訊員 周媛)在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2017年3月30上午,與鹽小卓錦締結教育聯(lián)盟的金堂縣趙鎮(zhèn)三小,在其德育張校長的帶隊下,一行5人到學校參加了科研成果交流活動。圍繞3個課題成果,兩校的領導和骨干老師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共同思考教育教學中疑難問題的有效解決策略。Dr1四川教育在線

在姚世娜校長的致歡迎辭后,三小的語文教研組長肖老師分享了《在國學經典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兩自”人文素養(yǎng)》課題成果,詳細講解了從學校氛圍營造到學生展演的探索歷程,其中著重強調通過“四個板塊”,即誦讀經典、評述經典、寫經典和社團活動,具體實施國學經典培養(yǎng)學生 “自強”“自信”的品格。三小的課題成果給學校正在研究的“走進名家”課題以啟示,讓大家認識到從課題的頂層架構、實踐措施、學生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必須形成序列,系統(tǒng)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接下來,卓錦分校語文教研組長葉老師分享了《小學低年級家校合作的周末班級實踐活動研究》小專題成果。從實踐活動開展的目標設置、確立主題、宣傳召集到總結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詳細地說明,讓參會老師清晰地了解活動的整個流程。通過周末班級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增強了家校共育意識,更是鍛煉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此外,數學組巫老師分享了《基于整體達標的小學中段數學錯題集建設研究》小專題成果。錯題是學生學習的必然產物,也是老師教學活動的一部分,然而“改錯題”卻成為學生和老師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巫老師與年級老師以“錯題集”為切入點進行了探索,并提煉出以下幾條有效的策略:分門別類,辨析錯因;匯集錯題資源,聚焦錯題集;運用錯題集培養(yǎng)學生自主糾錯能力;建立微課資源庫,錯題集學習從校內到校外。通過這些策略的應用,學生的自主糾錯能力得到提升,年級糾錯情況得到大幅度改善。Dr1四川教育在線

兩個小專題的研究與三小老師產生了共鳴,大家共同認為這些是教學中實實在在的問題,也是教育教學中最為困惑的問題。結合兩校各自的發(fā)展情況,卓錦分校林蓉校長、徐兵主任,三小張校長、數學教研組長陳老師等對這些困惑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相互建議,相互啟發(fā)。例如,班級實踐活動如何保障學生安全、如何組織安排、如何進行全校推廣;錯題集是否考慮后進生“量”的問題、針對學習情況是否可以分層、如何落實評價等問題。隨著這些問題的深入,大家進一步認識到科研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也進一步明確需要通過科研來引領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和學生的發(fā)展。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Dr1四川教育在線

歷時兩個半小時的科研成果交流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但此刻大家的心情是激動的,因為兩校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通過科研工作的開展去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去有效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此次交流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兩校的“教育聯(lián)盟”關系,兩校將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推進兩校持續(xù)地高品質發(fā)展。Dr1四川教育在線

責任編輯:管理員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整理發(fā)布

最火資訊

網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3 川公網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川網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lián)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