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聞網成都3月25日訊(袁虹 通訊員 周媛)3月24日上午,鹽小卓錦開展了培育學生學科理解力的課例研究研討會。四川省小學語文協(xié)會前秘書、成都市小學語文學會會長廖惠渝老師再次來到鹽小卓錦對課題進行指導。金堂趙鎮(zhèn)三小的陳主任和三名語文老師也遠道而來參與本次研討活動。鹽小卓錦徐丹校長、林蓉副校長、姚世娜副校長及全體語文老師也參與了這次研討活動。
首先,由段蓓老師執(zhí)教《歌聲》這一課。與會人員深入課堂,認真觀察課堂教學。在教學中,段老師通過抓住關鍵詞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形象。用比較、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感悟語言的“五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接著,全體人員對課例展開了深入的討論研究。廖老師提出,一堂課的目標定位要從基礎性目標(字詞句的習得,語言知識的積累)、發(fā)展性目標(閱讀及寫作方法、技能的把握和運用)、情理性目標(人文教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提升)這三方面去確立。廖老師高度評價了這節(jié)課,認為這堂課實現(xiàn)了發(fā)展性目標,是學校培育學生學科理解力研究的進一步實踐。廖老師還詳細指導了一般課程的流程設計:導讀、初讀、細讀、練讀,給新入職老師的教學提供了范例。金堂趙鎮(zhèn)三小的老師也發(fā)表了感悟,他們認為這堂課生動、直觀,希望以后有更多這樣的交流機會。
通過本次研討活動,全體老師對教材解讀、目標定位、課堂流程設計、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語感等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廖老師的指導使大家撥云見霧,大家認識到只有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才能把課題研究做得更深入,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