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對象有教無類、教育內(nèi)容德才并重、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學方法舉一反三……孔子的教育思想對后世影響至深。
2022年9月28日,值孔子誕辰2573年之際,天府教育發(fā)布邀請了新區(qū)8位教育工作者,講述這位萬世師表的言行對他們的影響。
承“仁愛”,教“友善”
講述人:高貞富(四川天府新區(qū)新興中學校長、成都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
孔子畢生追求“仁愛”,有言“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鬃友裕盒€┮舱,其為仁之本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亞圣孟子概煉為:仁者愛人。
“仁愛”是中華民族固有的品格,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珍寶。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就是新時代對“仁愛”的另一種表達。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理當尋源識本,將“仁愛”襲承光大,讓“友善”惠澤家國,固我民族精魂。
孔子教習弟子而開四教“文、行、忠、信”,新興中學設(shè)“格物、格理、格調(diào)”三格課程,含“仁愛友善”之學,也旨在承襲先賢,教化美德,彰國本色,服務時代。
愿仁愛之風,惠澤師生;友善之舉,和諧天下。
無私的愛影響孩子一生
講述人:董先惠(四川天府新區(qū)元音小學校長、成都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四川省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成都市優(yōu)秀中小學校(園)長、成都市特級校長)
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禮記·孔子閑居》
冰心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老師們無私的愛更是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去年,學校接收了一個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癥小孩天資聰慧,具有天賦,雖然有些方面慢一些,但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牽著蝸牛去散步,一樣可以欣賞到路邊的美景。我常常去看他,也會和他說說話,從他亮晶晶的眼睛里窺見他的良善和單純。
河合隼雄說:“在孩子的內(nèi)心有一個宇宙。”這個來自星星的孩子,他的內(nèi)心宇宙滿是對畫畫和字母的天賦,所以老師們把他的畫作全收集起來,舉辦盛大的個人畫展,所有的老師和孩子都為他鼓掌歡呼。
對這個孩子來說,老師無私的愛也許就是春天里溫暖的陽光,像潤物無聲的細雨,陪伴著他成長,讓他成長得更健康。未來的時光里,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元音詩意生長,走出教室,綻放自己的個性,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智能,向未知發(fā)出聲音,向世界發(fā)出聲音!
正人先正己
講述人:謝東云(四川天府新區(qū)第一小學校長、四川省中小學名校長、四川省骨干教師、四川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四川省三八紅旗手、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
孔子的一生,始終以自身的言行為學生塑造著教師的角色形象,被后人尊為“萬世師表”。他提倡正人先正己,子路問從政之事,孔子回答:“先之,勞之。”“先之”就是身體力行,于教師而言,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我曾問過老師們一個問題:“天府一小,因你更好,‘你’指的是什么?”
“學生、家長、教師,以及每一個為學校付出的人。”“每一位因一小緣聚的人。”“一小共同體。”“每一位為一小傾注用心的人。”老師們紛紛給出了心中的答案。
我也分享了自己的答案:“你”不僅是指緣聚一小的每個“你”,更是讓我們能緣聚于此的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這便是一小“雅正”文化,它是所有人做所有事的哲學。
正因有“雅正”文化的浸潤,每個人便能在學校這個共長的中心體中,尋到發(fā)展與前行的脈絡,便能在新區(qū)這片教育沃土中聆聽時代的呼喚,便能在“雅正”文化蓬勃生發(fā)的同時,讓自己隨著文化一同幸福共長!建校5年,天府一小秉“雅正”之念,為師為生皆身正業(yè)勤,教師儒雅,學生文雅;礪“雅正”之師,為人師表其身正堪楷模……
每事問,永葆好奇之心
講述人:王敏(四川天府新區(qū)美岸幼兒園園長、四川省優(yōu)秀骨干教師)
孔入太廟,每事問。——《論語·鄉(xiāng)黨》
《論語》與每個中國人的內(nèi)心相呼應,我們需要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與先賢有更多的聯(lián)結(jié),在自我成長中發(fā)現(xiàn)教育之美,在辦好一所幼兒園的路程中傳承教育之美。
2020年,初見美岸幼兒園。這所“公園城市”里的幼兒園,要培養(yǎng)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開拓的實踐者,他們好思考、好學習、好實踐。而推動好奇兒童持續(xù)生長的關(guān)鍵所在,就是時刻葆有對世間萬事萬物的好奇,這既是美岸幼兒園的價值追求,也是“好奇樂園”的精神樣態(tài)。
為此,美岸幼兒園創(chuàng)設(shè)可變、可探的育人環(huán)境,開展豐富的主題活動,以“一期一創(chuàng)想、一月一探究、一周一實踐”為課程建設(shè)路徑,尊重、支持、引領(lǐng)孩子的探索,幫助他們緊握“好奇心”這把鑰匙,打開世界的大門。好奇,于美岸點亮;創(chuàng)新,于未來發(fā)生!
時光荏苒卻初心彌堅
講述人:羅興元(四川天府新區(qū)永興小學副校長、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立足講臺三十余春秋,歲月已悄無聲息地在額頭刻下了明晰的痕跡,耳鬢也已白霜盡染。
回首教育之路途,平常且平淡,卻一刻也不曾忘記圣人之語。于是,一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雖歷經(jīng)三所村小任教卻仍舊意氣風發(fā),雖崎嶇小道中早出晚歸卻從容寧靜,雖條件艱苦卻堅持用鋼筆、水彩筆在玻璃上寫字作畫制成一張張“幻燈片”,讓課堂增添些許的生動。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知肩負的使命,路漫漫需砥礪前行,于是,跟著良心出發(fā),從教學到管理,雖時光荏苒卻初心彌堅,能伴隨孩子一生中最為美好的成長時光,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三十載后,圣人語無聲潤澤心靈,已潛滋暗長成枝繁葉茂。領(lǐng)著孩子追求完美,追求卓越,我仍當壯心不已,因為時代正好,風景正美,而我也正青春!
教育是自我與萬物的融洽相處
講述人:鄢小紅(天府中學附屬小學教學教務部主任、成都市學科帶頭人)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論語·先進》
“暮春時節(jié),春天的衣服已經(jīng)穿好了,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名少年,在沂水沐浴后,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回來。”
孔子與幾位弟子談論理想,唯曾皙的回答獲得贊許。那是孔子心中最高遠的理想與人生境界。抑或不是當代人的理想?抑或不是教育的終極追求?
與友為伴,親近自然;衣袂飄飄,踏歌而行。
身心愉悅,不疾不徐;天人合一,率性自由。
教育的本質(zhì)是生活的方式,是心靈的成長,是智識到智慧,是生命的狀態(tài),是自我與萬物的融洽相處。
天中附小是一個大花園,當身著漢服的孩子們嬉戲于海棠園,奔跑于水池邊,樹下看花,草上捉蟲,水邊詠詩,笑語晏晏,鳥聲嚶嚶……讓我想起了孔子和弟子的理想。理想穿越千年的時光,照進了現(xiàn)實,成了一幅幅真實且美好的教育場景。
堅持實事求是 知行合一
講述人:樊金玉(四川天府新區(qū)華陽中學生物教師、成都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成都市高中生物骨干教師)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穿越歷史長河,孔子語錄陳釀千年,教誨的又豈止是他的弟子。我們的育人之路任重道遠,不僅是授業(yè),更是樹人,這句話中的五個“知”,一個“知(智)”,傳達出學習、做人都要堅持實事求是的道理。
“知之為知之”是學習之道。學無止境,求學之路上總會遇到“不知”,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虛心求學,而不是不懂裝懂,這樣才能從“不知”到“知”,成為智慧的人。
“知之為知之”是育人之道。作為一名教育人,堅持實事求是地工作,實事求是地育人。戳不破的盾與戳無不破的矛是不可能并存的,對待孩子的教育更是要知行合一。
“知之為知之”是人之本分。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在這個大千世界守住初心,做到胸懷坦蕩,正直率真,不慕浮華。
見賢思齊 無需揚鞭自奮蹄
講述人:宋小燕(天府五小學生發(fā)展中心副主任、語文教師、成都市教壇新秀,曾獲“四川省賽課一等獎”)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里仁》
于我而言,人生正處于一個努力向上、把握航向的轉(zhuǎn)折點。如果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
在我的成長路途中,離不開身邊那些“自燃型”的人,他們有德行、有才能,在他們的感染下,我明確目標,積極主動地干,認真踏實地學,也想努力成為這樣的人,讓自己的生命發(fā)光發(fā)熱,點燃他人的生命。
對我的學生而言,我同樣希望他們在自己最好的年紀,向著夢想奮力奔跑,不斷努力,“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耕耘更知韶光貴,無需揚鞭自奮蹄。
(排名不分先后)
孔子誕辰,紀念孔子誕辰2573周年,天府新區(qū)教育人,天府新區(qū)教育人講述孔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