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教育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出臺《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標志著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5次會議審議通過的《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進入操作實施階段。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時期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意義重大。然而,由于幾十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基本上依賴工程或項目推動,形成了固定思維,一時間,高校各類爭創(chuàng)“兩個一流”的策劃和活動“蜂擁而起”。本文以冷靜和建設的態(tài)度,提出在“兩個一流”建設中需緊緊鎖定大學之本,并以此為契機促進中國高等教育良性生態(tài)的形成。
“兩個一流”建設序幕已經拉開,對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積極作用自不必多言。但與此同時,我們要防止一些潛在的負面影響,這樣的影響包括五個方面。
防止為一流而輕視本科教育
第一個潛在的負面影響是在追逐“兩個一流”的顯性指標中,有意無意地輕視教育,特別是本科教育。這是因為大學存在之本的教育很難量化和度量,所以很多“兩個一流”指標都與科研掛鉤。
例如,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的基本評判指標是:一流的科研生產力(看論文發(fā)表數量)、一流的科研影響力(看論文被引用次數和高被引論文數)、一流的科研創(chuàng)新力(看專利數和熱門論文數)、一流的科研發(fā)展力(看高被引論文占有率)等等。若某學科進入全球排名前1%(含1%)則為世界頂尖學科;若某學科進入全球排名1%至5%(含5%)之間則為世界高水平著名學科;若某學科進入全球排名5%至10%(含10%)之間則為世界高水平知名學科。這些指標很少涉及教育。
在世界一流大學最多的美國,人們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重建本科教育”近年越來越得到重視。在中國,不少有識之士也意識到這一問題,強調教育在“兩個一流”建設中的地位,例如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就曾發(fā)表文章指出: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基礎,“縱觀國外一流大學,不論是學科專業(yè)特色突出的學院,還是綜合實力突出的大學;不論是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學,還是國際有影響的公立大學;不論是研究型大學,還是教學型大學,無不將本科生人才培養(yǎng)和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放在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甚至連大學校友會和基金會的工作重點也放在本科畢業(yè)生這個群體上。這種現象的存在絕非偶然,而是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性和必然性。”
因此,在“兩個一流”建設中,這一對本科教育的潛在影響不可輕視。
防止浮躁之風加劇
第二個潛在的負面影響是會進一步加劇高等教育的浮躁之風,使原本比較落后或不受重視的教育的處境更加惡化;使我們的科學研究在強有力的多方支持下窮于應付,難以精心地專注于研究和創(chuàng)新,發(fā)表文章很多,科研成果也不少,但突破性的不多;使本應寧靜的大學校園日益失去其應有的氛圍。
過去20年,我國高等教育在各種工程的驅動下很多數量和指標急劇發(fā)展,但整個高教屆漸漸失去了對教育本質的思考和踐行。加之形形色色的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干擾,教育包括政府資源配置方式和大學發(fā)展戰(zhàn)略常被誤導,F在高教同行在工作和會議中張口閉口各種指標和不計其數的類似“千人”“長江”等人才數字,少有思考什么樣的學生能夠立足于未來和這個時代大學真正需要什么樣的好老師。各種教學評估、競賽和工程層出不窮,但卻漠視現在的學生是如何學習的以及大學如何更好地支持學生的學習。雖然說國家對高教發(fā)展傾注了很多心血和資源,但我們聽到或看到甚至直接體驗到的是這些年來高教發(fā)展中存在的很多奇怪現象,例如對高教改革失去方向的批評,對大學做跟班式科研的無奈,對海歸人才質量的質疑,以及“兩個一流”主導下各高校對學科大拆大建甚或重新包裝等折騰的抱怨。如何利用“兩個一流”建設戰(zhàn)略規(guī)避這樣的弊端應引起各方的關注。
防止違背教育與科學規(guī)律
第三個潛在的負面影響是可能違背教育與科學規(guī)律、瓦解大學和學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強調在推進“兩個一流”中突出一流學科建設,這當然有利于讓優(yōu)秀學者找到歸屬感。但許多學校為了進入“兩個一流”的籃子,不是潛心按照科學規(guī)律穩(wěn)步建設,而是過分拼湊和包裝,甚或砸重金從別的高校“買”一個學科來,以超常的方式從國外“吸引”人才;另外,過分依賴老院士、名教授、“海歸”的名聲和成就或高產能力,而不是重視學科的系統(tǒng)構造和加強后備隊伍建設。教育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雖然某個學科可能會突飛猛進,但整個學術生態(tài)的提升可能孕育更多優(yōu)秀人才和學科,也可能使重大發(fā)現和大師不斷涌現。
人才學和人類歷史不斷證明,杰出人才和重大科學發(fā)現大都是冒出來,在可自由追隨自己興趣、能長期靜心鉆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偉大人物和重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便會層出不窮。但我們目下習慣的以工程配置資源的機制、重科研輕教學的評價體系、重選拔輕土壤的各類人才工程雖然也可能澆灌出幾顆苗甚或大樹來,但卻失去了大樹成林的機會。而這極不利于大學和學科長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防止錯失引領世界的機會
第四個潛在的負面影響是會使中國教育錯失千載難逢的趕上和引領世界教育的機遇。這其實也是“兩個一流”建設的主要目標,但為何會有潛在的“背道而馳”呢?
現在,稍加觀察,我們就不難發(fā)現,從部屬大學到地方本科院校,大家都在熱情擁抱“兩個一流”,其中的積極價值當然無須懷疑,但我們仍要細究這種熱情是否使我們本來在教育理念上和操作上已經落后的“以知識和內容為導向”、重應試的“被動式”教育雪上加霜。
面對全球化、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時代背景,大量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促使全球范圍之內不得不反思教育、重塑教學、再定義大學。我們向往的許多歐美一流大學已經開始嘗試以一些顛覆性的改革去回應這個時代的需求,斯坦福大學發(fā)布2025計劃,改大學的四年制為終生制以支持學生的終身學習;紐約大學和杜克大學等則開始探索深度的跨學科教育來培養(yǎng)通專結合的人才;以開創(chuàng)美國通識教育聞名的哈佛大學也在重新反思其通識課程的合理性并作出重要改革;更不要說像高教屆新銳密涅瓦(Minerva)大學可能給整個高等教育帶來的沖擊。
反觀國內很多大學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絕大部分還在以過去歐美高校實行的“研討式”“小班化”等為目標,調整不合時宜的體制重新梳理人才培養(yǎng)的鏈條,讓很多改革停留在枝節(jié)和過去,少有針對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而做出變革的例子。在這個關鍵時刻,“兩個一流”建設需要引導的是對教育變革的關注,對教育探索的投入,對教育發(fā)展趨勢的把握,對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對教與學模式的重塑,而不只是在一些指標上把一部分大學和學科搞成“世界一流”,更不是把教育領導者、院士、大教授和老師的能量和眼光拴在為了一流的一些“數據和排名”上,否則,我們就有可能錯失與全球一流大學站在同一起跑線探索未來教育、趕上世界發(fā)達教育理念并有可能引領未來教育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防止誤導一般院校的特色發(fā)展道路
第五個潛在的負面影響是有可能誤導一些一般院校的辦學目標和特色發(fā)展道路。
本次“兩個一流”方案讓大家津津樂道的“世界一流學科”給了很多整體上不強但學科特色突出的地方高校以機會,但現在高校判斷學科水平的指標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上也是一個對學科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評價指標,并不關注學生。因此,可以預見,這一慣性評價體系會把更多的高校納入統(tǒng)一的學科和學術建設軌道上,讓那些過去無法企及“985”和“211”的地方院校把注意力放在少有的幾個有希望進入“世界一流學科”的ESI指標上,進而忽視其特色辦學和教育育人的主要任務。
上述這些問題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如何利用“兩個一流”建設解決這些“頑固不化”的老問題,應該成為國家教育戰(zhàn)略關注的新問題,而不是等到“兩個一流”建設完成后,再以另一個工程來面對這些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