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老師從藥汀先生寫過一首詩,開篇便是:“狐貍夸兒——噴香!刺猬夸兒——溜光……”許多時刻,我會在心里默念起這兩句詩,跟自己說:“嗯,先生寫得太好了!看看我們身邊,云集著多少這樣的‘狐貍’‘刺猬’!”這樣想著,遂忍不住在心里又給那兩句詩補了一句:“傻爹傻媽夸兒——真棒!”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句話早被全國人民奉為圭臬。還有好多好多人抬出好多好多事例,竭力佐證這句話的無比正確性——某家長每天都夸孩子“你真棒”,結果,資質平庸的孩子果然就棒棒地考上了某名牌大學;某家長每天都夸孩子“你真棒”,結果,智障的孩子再測智商時竟然跟正常人一樣了……所以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2012年6月1 日,我在博客貼出了《張麗鈞教育感言50則》。在第3則中我寫道:“作為家長,你是‘兒女崇拜癥’患者嗎?在我看來,篤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的家長,大腦嚴重進水!”后來,岳陽名師盧望軍老師看了我這篇博文后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好孩子不是夸出來的》。她在文中寫到讀了我那段話后的感受:“……當時‘撲哧’一聲,就笑出聲來,心里說這位姐姐可真夠直率的,在全國上下一片‘夸贊’聲中,敢于說出這樣的話,真是‘倒行逆施’。”可接下來望軍又寫道:“但心里深以為然。表揚和夸贊,猶如甜蜜的糖,吃多了,不僅容易膩,而且敗壞胃口,更重要的是會發(fā)胖——所謂發(fā)胖,便是自我膨脹,不切實際地膨脹。我不知道這世界有沒有不經夸的大人,但是我確信絕大多數小孩子都是不經夸的。在我的經驗中,往往夸完一個孩子不久,這孩子就開始漸漸地呈現出一些我所不希望看到的行為。例如,夸完一個孩子聰明,便能看到他學習態(tài)度慢慢地松懈了;夸完一個喜歡講話的孩子最近上課聽講認真了,便能看到他課堂上竊竊私語的時候漸漸多了……”
我與望軍都是從自身經驗出發(fā),對“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一語進行了撻伐。因為我們親眼目睹了太多的孩子被“夸蠢”“夸壞”“夸廢”,所以,我們沖口就說出了真相。據我觀察,近乎“失智”地夸孩子“真棒”,與其說是為了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倒不如說是為了滿足家長的心理需求——一句“你真棒”,登時就將家長送到了虛榮的巔峰,因為,“孩子的棒”折射的是“我的棒”。
后來,我讀到了《關鍵教養(yǎng)報告》一書。書中說,美國斯坦福大學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卡蘿爾·德韋克和她的團隊拿出了10年的時間,潛心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通過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進行研究,取得了震驚學術界的成果。下面,請允許我簡單陳述該團隊對學生所做的“四輪智力測試”——
第一輪測試,學生背靠背完成低難度拼圖,完成之后,研究者隨機對他們給予“聰明”或“努力”兩種不同的評價。
第二輪測試,學生對高難度和低難度兩類題目做自由選擇,結果發(fā)現,被表揚“聰明”的大多選擇了低難度的題目,而被表揚“努力”的大多選擇了高難度的題目。
第三輪測試,題目難度遠遠超過了所有受測者的智力水平,但是,被表揚過“聰明”的孩子態(tài)度消極,萬分沮喪;而被表揚過“努力”的孩子則態(tài)度積極,不懈嘗試。
第四輪測試,題目又簡單得跟第一輪一樣了,結果,被表揚“聰明”的孩子的平均得分比第一次測試倒退了20%,而被表揚“努力”的孩子的平均得分則比第一次測試提高了30%!
德韋克得出的結論是: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zhàn);為了保持“聰明”的形象,盡力躲避出丑的風險;表揚把小孩子變脆弱,被頻繁表揚的孩子非常愛面子……
測試繼續(xù)進行,研究者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成績單,并告訴他們,這些成績單將寄給其他學校的學生。其實,他們既不會見到那些學生,也不知道那些學生的名字。結果發(fā)現,那些被夸“聰明”的學生,有4成夸大了自己的成績;而那些被夸“努力”的學生,表現較誠實。研究者通過深度訪談得知,為了捍衛(wèi)“聰明”、掩飾失敗,被夸“聰明”者承認,自己“認真考慮過考試作弊”……
瞧,這就是“你真棒”結出的惡果。
《關鍵教養(yǎng)報告》有一個章節(jié)的小標題索性就叫《如何戒掉表揚孩子的癮》。盧克的媽媽生動地講述了她戒掉說“兒子,你真棒”的故事。她做了一個類比,說戒掉這句話的難度堪比酒鬼戒酒。
只有傻瓜家長才會時時將“你真棒”掛在嘴邊。這句廉價的贊美,會將孩子推向無底的深淵。但是,表揚也沒必要徹底戒除,表揚的原則應當是:發(fā)乎真心,一事一贊,夸獎“努力”,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