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指出:“兒童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問、好探究也是幼兒的年齡特點。而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正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的機會,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實際操作和發(fā)現(xiàn)中,讓幼兒獲得在書本上所不能獲得的知識。利用幼兒園與周圍環(huán)境的各種資源,獲得與大自然親身“交流”的機會,用自己的雙手去感知,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讓幼兒能夠在探索與學習中賦予他們自己對食物與現(xiàn)象的解釋與邏輯,用他們的語言去重新定義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客觀世界。
一、課程源起
“老師,我在炒飯里吃到了甜甜的菜!”
“老師,那個菜不是綠色的!”
“老師,它有一點兒透明!”
“老師,那是什么呀?”
“是洋蔥噢。”
“老師,洋蔥是什么?”
孩子的世界永遠充滿了好奇,而好奇也帶領著孩子們觀察周圍的事物、引發(fā)主動的思考、探索世界的奇妙!所以,當孩子們在一次偶然中,發(fā)現(xiàn)餐食中的新奇蔬菜——洋蔥,結合孩子們的興趣,在班級自然角不斷豐富的過程中,老師帶領孩子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洋蔥探索活動……
二、目標定位
1.通過五感仔細觀察洋蔥,了解其顏色、形狀、氣味、生活習性等特點,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闡述。
2.能夠大膽猜測洋蔥的種植方法,知道洋蔥能夠通過水培和土培兩種方式進行培育。
3.嘗試種植洋蔥,能夠持續(xù)性地照顧自己的洋蔥,并將自己的照顧方法和洋蔥的生長變化記錄在表格中。
4.愿意參與班級的種植活動,能夠從其中感受勞動的樂趣。
三、區(qū)域布局
教室外走廊上,教師為幼兒提供專門的種植區(qū)域,并用木樁與草皮進行隔離和區(qū)分。放置彩繪陶盆,進行幼兒小組的分隔與裝飾。
四、材料投放
1.記錄本(每人一本)
2.幼兒自制標識貼
3.澆水壺若干
4.鏟子若干
五、活動情況
(一)你好,洋蔥!
迎著孩子們對洋蔥討論興趣的越發(fā)濃厚,我們開展了解密洋蔥的活動。同時,將洋蔥作為“新的嘉賓”為我們的新教室,增添不一樣的生機!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熱情地從家里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洋蔥。
1.看一看,摸一摸
“咦?這就是洋蔥嗎?”暖暖疑問道,“它怎么和我在碗里看到的不一樣?”
“因為這是沒有處理過的洋蔥呀!蔽倚χ卮鸬,“現(xiàn)在,就請你們仔細看看,洋蔥最開始的樣子。”
嘉嘉率先拿起來感受了一會兒說到:“哎呀,洋蔥還有點重!
靖雨接過來:“摸起來倒是硬硬的,但是我感覺洋蔥的皮是軟軟的!
予諾緊接著說到:“洋蔥的外面是我喜歡的紫色。”
“那你們想不想看看,洋蔥里面長什么樣子呢?”我試著引導孩子們從更多的角度對洋蔥進行觀察。我的這一建議,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同。于是,我們又將洋蔥切開,再次更加細微地觀察了起來。
2.聞一聞,嘗一嘗
習習拿起洋蔥說到:“這洋蔥里面像龍卷風一樣,是卷起來的!
當子玄和言言湊近查看時,泓軒制止道:“你們別湊那么近,湊那么近洋蔥會辣眼睛的!”
我驚異于班上有孩子知曉洋蔥的這一奇特現(xiàn)象,于是及時對泓軒進行了肯定與表揚。并且抓住時機,順勢向孩子們簡單科普了為什么洋蔥會“辣眼睛”的小常識。其他孩子聽到之后,也紛紛拿起半顆洋蔥,但這一次,大家都稍稍離遠了些。
(因為洋蔥是由外皮(棕色的部分)、鱗葉(中間可以吃的有汁液的部分)、根盤(毛茸茸的靠近根的部分)組成的。當洋蔥的芽或根盤被切下來的時候,洋蔥就會釋放出一種酶,這種酶刺激洋蔥內(nèi)部釋放出一種氣體。而釋放出的氣體接觸到水分時,就會形成酸。所以,當這種氣體剛好接觸到小朋友們眼睛中的水分時,你們的眼睛就會被酸出眼淚。)
“哎呀哎呀,好臭啊!”被聲音吸引的我看過去,原來是宸宸和溪蕊。顯然,又是拿太近,結果被熏到的兩枚小倒霉蛋。我順勢問道:“你們覺得洋蔥聞起來是什么味道呢?”
宸宸說:“像是臭粑粑的味道!”這可逗笑了班上的孩子們,但我覺得,也無傷大雅。
當然,也有膽大的孩子,直接往嘴里送。
孩子們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問道:“怎么樣怎么樣,是什么味道?”俊伊說:“是種奇怪的味道,但是我能聽見咬它的時候,發(fā)出的咔擦聲!
我適時告訴孩子們,不同的做法,洋蔥會有不同的味道。孩子們紛紛想要試一試,但,新的問題又來了,洋蔥是怎么來的呢?
教師的思考與支持:
通過引導幼兒運用五感及直接操作的方式,對洋蔥進行初表的認識,和同伴交流等。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孩子對洋蔥的顏色、味道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當然,這里也不乏有排斥洋蔥的孩子,他們認為洋蔥的味道很奇怪。于是,我及時強調(diào)孩子們的興趣點,提出了我們自己種植洋蔥的想法。讓洋蔥走進我們的生活,通過種植洋蔥,使孩子們了解一些洋蔥的習性。同時也在探索洋蔥的過程中,對洋蔥保持濃烈的好奇心,不斷積累積極的情緒,重新認識洋蔥,試著喜歡洋蔥。
(二)種子的猜想
我向孩子們拋出問題:“你們知道,洋蔥的種子是什么嗎?”孩子們面面相覷,又低頭拿著洋蔥研究了起來。不一會兒,班上的孩子們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猜想方向。
一部分孩子認為,洋蔥最里面的兩瓣“洋蔥芯”是洋蔥的種子;另一部分孩子則認為,洋蔥的“果肉”就是它的種子。
孩子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道理,于是我們決定,每種猜想都嘗試一番,看看哪一種會長出果實。
為了探究種植條件的多樣性,我詢問孩子們:“我們的植物除了能在土里生根發(fā)芽,你們還有沒有見到過在其他地方也能生長的呢?”這一問題立即引發(fā)了孩子們對生活經(jīng)驗的遷移。
芮芮說:“我見過有植物是種在水里的!庇谑,除了給洋蔥準備土壤,孩子們又興致勃勃地從家里帶來了花瓶,準備也試試種在水里。
(三)讓我來“洋”
挑戰(zhàn)總是接連不斷的,但孩子們在這些挑戰(zhàn)中樂此不疲!拔覀冃枰啻蟮难笫[呢?”;“應該把洋蔥的哪頭靠近水呢?”;“花瓶里面,接多少水才合適呢?”……孩子們各抒己見。
洋洋說:“我們要選大一點的,不然洋蔥太小會掉下去,會被水泡爛掉。”
宸宸說:“我們要選洋蔥根部有小尾巴的那頭靠近水!
嘉嘉覺得,花瓶里面只有一點點水就可以了,但是習習反駁道:“水要能挨著洋蔥才行,必須要多一點。”
為了尊重每一個孩子,同時也是讓孩子們能夠自由地探索與表達,我制定了一張表格,每個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對洋蔥種植方案、水量的多少進行個性化設計。
接下來,就到了激動人心的動手環(huán)節(jié)啦!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根據(jù)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實地、實際操作。
看著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洋蔥安置在教室外面,我都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這些被精心照料的洋蔥寶貝們會長成什么樣子了!
教師的思考與支持:
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洋蔥種植的活動中,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給與每個孩子試錯的機會,激發(fā)孩子們對探索洋蔥的興趣。通過自己的實操,獲得一些養(yǎng)護洋蔥、洋蔥生根結果的方法,幫助孩子們建立生活常識,在游戲中架構生活經(jīng)驗。教師適當?shù)囊龑В峁┴S富的材料,通過把問題拋回給兒童,讓幼兒自己嘗試探索創(chuàng)新,以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想象力及自主探索能力。
(四)“蔥”忙生長
孩子們總會對好奇的事情充滿興趣與激情,伴隨著這樣的熱枕,洋蔥們都在孩子們精心挑選的位置上,安然地和孩子們一起悄悄長大。
時光荏苒,在日復一日的照料下,孩子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洋蔥長高了。但是長得太高了,以至于有些洋蔥都已經(jīng)耷拉了下來。
軒軒說:“我們需要幫助它們一下,不然,它們一直這樣折斷,最后就會死掉的!
豪豪說:“不僅折斷的地方需要搶救,洋蔥尖尖有黃色的地方也需要處理一下!
可是,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芮芮說:“我們可以把它們捆起來!
暖暖說:“那我們需要硬一點兒的桿子,它們才能靠得穩(wěn),不然還是會折下去的。”
還有的孩子,在家里見到過爸爸媽媽整理家中的花圃,于是進行了生活經(jīng)驗的遷移,向同伴們介紹,可以利用修剪的方式處理洋蔥。
習習向大家展示了修剪的方法,并且利用班級科探區(qū)的工具——彩虹尺,向同伴們分享了關于如何剪的方法和心得。孩子們依葫蘆畫瓢,剎有其事地操作著,甚至還嚴謹?shù)貙⒓粝聛淼氖[和彩虹尺進行比較。
經(jīng)過孩子們的努力,我們的種植區(qū)變得十分的干凈與整潔,孩子們也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和照顧自己的洋蔥。
今天你照顧洋蔥了嗎?你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你又有什么驚奇的發(fā)現(xiàn)呢?快去和同伴分享一下吧!
教師為孩子們提供直觀的記錄材料與工具,鼓勵幼兒進行持續(xù)性地照料與觀察。在日復一日的關注中,生發(fā)以幼兒視角為前提的生成性問題,以幼兒興趣為輔,與幼兒進行共同的深入探索,給予幼兒更多的實踐實驗機會與空間。
洋蔥和孩子們的故事就此結束了嗎?不,它們還有更多的驚喜等待著孩子們?nèi)グl(fā)現(xiàn)!洋蔥剪下來的苗可以用來做什么?水培的洋蔥下面的須是什么?它又會長多長呢?孩子們的小腦袋里一定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一起讓我們敬請期待,接下來的精彩故事吧!
教師的思考與支持:
《指南》種科學領域的指導要點強調(diào):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孩子們在一次次的觀察、實驗中,獲得了許多奇妙有趣的結果,這些都助推著孩子們一直積極地走在探索的道路上。當然,更多地還是需要老師提供物質和經(jīng)驗上的支持,有效地結合家園合作、繪畫表現(xiàn)、交流討論等方式,發(fā)散幼兒的想象思維。利用操作實驗、結果交流、結論總結等活動,引導幼兒發(fā)展動腦思維。
我相信,科學活動并不是讓幼兒局限于一個理論,而是應該讓幼兒多探究,允許幼兒有自己的見解,發(fā)散幼兒的思維,也應該包容幼兒的探究過程中的失敗,及時開導幼兒,學會正確處理自己的消極情緒。所以,在科學探究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多的問題亟待發(fā)現(xiàn)——猜想——驗證——解決。與幼兒而言,生活中的點滴皆是探究的緣起。與教師而言,帶領幼兒探究活動的過程比通過探究獲得的知識更為重要。
因此,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和落實好自己的角色——引導者、支持者,要學會注重細節(jié),善于把握契機!
成都市第十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