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升初銜接研討活動于4月20日舉行,活動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成都高新教育發(fā)展中心協(xié)辦,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中學、成都師范銀都紫藤小學承辦;顒又荚诼鋵嵭抡n標理念,加強學段銜接,在教學中體現課程學習的進階性,探索區(qū)域小初銜接和跨學段聯合教研的有效機制,形成小初銜接實踐經驗。
本次活動以“深化小初銜接,推進協(xié)同育人”為主題,聚焦現階段小初銜接教育問題、確定研究錨點如何認識“銜接”階段的師生特點、如何理解銜接教育的規(guī)律怎樣做好小初銜接教育、實現“雙向成就”怎樣上好小初銜接課,幫助學生的認知從感性一步步走向理性,從而達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本次研討活動的指導專家有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義務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學語文教研員,四川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四川省首批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語文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南大學碩士生導師、四川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中語會理事長何立新;四川省教科院義教所副所長、四川省小學語文教研員、中國教育學會小語專委會常務理事劉曉軍;成都高新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教師發(fā)展部副部長、小學語文教研員、四川省首批正高級教師,省特級教師、省優(yōu)秀教師、四川省名師鼎興工作室領銜人楊麗;成都高新區(qū)初中語文教研員、四川省中小學教材編寫專家?guī)斐蓡T、省國培項目首席執(zhí)行專家、成都市中語會常務理事、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徐文娟。
參加本次研討活動的還有承辦單位紫藤小學的黃麗霞副校長,成都高新區(qū)公辦小學教學管理人員、學科教師代表,成都市其他區(qū)(市縣)教研員代表,成都市其他區(qū)(市縣)公辦小學六年級教師代表。活動通過網絡平臺同步直播,省教科院附中云教聯盟的老師以“云端+實地”的方式參與了本次研討活動,云端同步在線觀看人數達上千人次。
何立新,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義務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學語文教研員,四川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四川省首批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語文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南大學碩士生導師、四川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中語會理事長
四川省教科院義教所副所長、四川省小學語文教研員、中國教育學會小語專委會常務理事劉曉軍
成都高新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教師發(fā)展部副部長、小學語文教研員、四川省首批正高級教師,省特級教師、省優(yōu)秀教師、四川省名師鼎興工作室領銜人楊麗
成都高新區(qū)初中語文教研員、四川省中小學教材編寫專家?guī)斐蓡T、省國培項目首席執(zhí)行專家、成都市中語會常務理事、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徐文娟
協(xié)同育人 雙向成就
四川省教科院義教所所長、初中語文教研員何立新老師以《小初銜接的學理基礎和實踐策略》為題,從小初銜接工作的重要性、認識與行為誤區(qū)、正確選擇與行為三個方面進行了專題指導。
省教科院附中黨支部書記、校長葉玲交流分享
葉玲校長以《小初銜接教育的構想與實踐》為題,從問題分析、理解闡釋、實踐經驗三個方面進行了交流分享,并深度解析了小初銜接教育“二三三四”構想與實踐。省教科院附中以啟航課程為抓手,探索適用于“過渡期”的教育新模式,通過開展一系列橋梁課程與活動,幫助學生產生歸屬感、激發(fā)認同感、提升責任感,讓學生逐步親近初中生活,從容面對初中生活。葉玲校長指出,小初銜接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形成“上下貫通、凸顯體驗、有機融合、互相協(xié)同”的義務教育發(fā)展生態(tài)。
實踐探索 課例研討
易俊副校長主持本次活動
成都高新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教師發(fā)展部副部長、小學語文教研員楊麗老師致辭
楊麗老師指出,本次小初銜接研討活動是對新課標思想的積極回應。義務教育課程要把握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階段特征,注重小初高各學段的銜接,依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把握課程的深度、廣度、變化,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xù)性和進階性。小學和初中作為義務教育的兩個階段,在教學方法、教學節(jié)奏、學習要求、師生交流方式等各方面都有較大的不同,這些差異給初中學生帶來了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上的不適應。從語文教學視角關注小初銜接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探究價值。本次省教科院以小初銜接為主題,整合省教科院、成都高新區(qū)的資源,聯動區(qū)域內的小學初中開展課堂實踐,探索跨學段聯合教研機制,面向全省展示研究現場,向著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的深處行走,立足教學實踐,聚焦關鍵問題,加強區(qū)域教育,創(chuàng)新研修方式,增強培訓效果。
省教科院附中王瀟迎老師與七年級學生一起學習《犟龜》
王瀟迎老師以“好書推薦”為主題,發(fā)布項目式學習任務,學生選取《犟龜》中有價值、有趣味的推薦點,在小組交流、展示中走進文本深層。
銀都紫藤小學何婉娜老師與六年級孩子一起研讀《犟龜》
銀都紫藤小學何婉娜老師以解讀“犟”的含義為核心任務,勾連學生已有閱讀經驗,并幫助學生建構起繪本的閱讀策略,最終達到遷移運用的目標。
專家點評
四川省教科院義教所副所長、小學語文教研員劉曉軍老師點評課例
成都高新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教師發(fā)展部副部長、小學語文教研員楊麗老師點評課例
成都高新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初中語文教研員徐文娟老師點評課例
四川省教科院義教所所長、初中語文教研員何立新老師做專題指導
從“小”到“初”,銜接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形成“上下貫通、凸顯體驗、有機融合、互相協(xié)同”的義務教育發(fā)展生態(tài)。
此次小初銜接研討活動,體現了四川省教科院、高新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省教科院附中及其聯盟校對小初銜接的充分重視和積極作為。此次活動沉淀了教師的專業(yè)思考,為學生的成長賦能。省教科院附中將繼續(xù)在小初銜接的研究上尋求好方法、探索新路徑,讓小初銜接課程的開發(fā)更加多元化、體系化、特色化,以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引領學生走過一個又一個欣欣向榮的春,走進一個又一個蓬勃旺盛的夏,與大家一起共赴更加美好的未來。(江蕾 通訊員 韓宇佳)
省教科院附中,深化小初銜接,推進協(xié)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