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工作簡歷
1998.09-2000.07 四川省教育學院讀大學并畢業(yè);
1991.08-1998.08 四川省甘孜州林業(yè)技工學校學校任教,擔任教師、團委書記等;
2000.09—今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 語文教師。
所獲榮譽稱號及獎勵
一、個人榮譽
2011.07 雙流縣優(yōu)秀共產黨員(雙流教育局黨組)
2015.02—今 成都市中職語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成都市教科院)
2015.03—今 雙流縣中職語文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雙流教育局)
二、教育教學獲獎(論文發(fā)表或獲獎或教材或講座或課題或賽課或技能大賽等)
2011.04 全國中職學校“語文杯”說課賽特等獎;
2011.11 全國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設計賽二等獎;
2014.07 《淺談教研組建設》成都市論文二等獎。
教育心得
多數語文老師都是感性的人,我也不例外。我愛我的語文教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兩年來,我和課題組的老師們在實踐中摸索,在總結中提高,在漸漸成熟的研究效果中體會到了科研的樂趣和幸福感。
口語能力是當今用工單位極為看重的能力之一。我們運用“頭腦風暴法”“觀點占位法”“旋轉木馬法”等新穎的方式和學習情境,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口語學習的情趣、理趣和成就感。
2013年我新接機械升學班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為了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口語學習,我安排了“課前三分鐘”說話活動。要求每天由一位同學主講三分鐘,主題不限,暢所欲言。一開始,大家都不愿意上臺。我首先安排了幾個膽大的同學,充分做好準備,體現出個人的風格和特色,主講效果好,打破了同學們的心理障礙,自我風采得到展示,吸引了更多的人想要挑戰(zhàn)自我。課前三分鐘成為大家期盼的節(jié)目。盡管在說的過程中也出現了用詞不當、表述不清的一些問題,但同學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起來了,達到了我的預設目標——開口說。
普通話標準的吳麗雯同學口語表達能力日漸提高,成為班里的活動主持人,通過努力,她成為學校的各類大型活動主持人,參加了第九屆全國中職生文明風采大賽“心繡未來”演講,獲得一等獎。升入大學后,還參加了全國大學生演講賽。
口語的教學就是不斷在實踐與理論間來回磨合總結的過程。日積月累,推敲打磨,通過常規(guī)的小訓練鋪墊必要的口語表達技能,再借助課堂和各類活動賽事提高水平。
在實施提高口語能力的幾個策略過程中,大多數學生的反應是積極配合的。也有例外的——正是這個例外的學生激發(fā)我深刻的反思,也才有了對“關鍵詞”法運用的新突破。
他是個安靜的學生,不惹是生非,雖自由散漫和不合群,但也沒有人指手畫腳,所以同學很少注意他。在《善良》一課運用“關鍵詞提煉法”時他一直埋頭不語,不參與課堂討論。接連兩節(jié)課都如此“特立獨行”。我留心觀察,發(fā)現他在別人回答問題或是表達觀點時其實也在聽,只是表情不遜,似乎“眾人皆不入我眼”。開始關注并了解他。他成績不差,在班里文筆也算得優(yōu)秀,為了鼓勵他參與到口語學習中來,我想到用他的作文來做文本,讓同學們采用“關鍵詞提煉法”來訓練口語。這一安排果然奏效,一開始他還低著頭,坐在位子上聽我念,只是臉不由自主地一點點變紅。在同學們們積極且熱烈的氛圍中他終于走出了高傲的自我空間,融入到討論中,還作為小組代言人發(fā)言。
由此我找到了貼近學生需要的教學切入口。歸根結底,我們的課題研究不就是要吸引學生參與,促進學生口語能力提升嗎,教無定法,效果是檢驗理論的試金石。
教育理念
每一朵花都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