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進課題組,聽組會,就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學生張萌(化名)說。像張萌一樣,本科生參與科研,加入課題組,走進實驗室,正變得越來越普遍,F在,勇闖科研叢林的本科生越來越多。盡管初衷積極、動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叢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帶本科生做科研的導師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應該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中國青年報》7月8日)
網絡配圖
本科生是否應該做科研,一直是有爭議的。反對方認為,本科生大多基礎不牢,邏輯思維能力通常不夠強,還未達到做科研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所以,要求本科生做科研有“拔苗助長”之嫌。而支持方則表示,補上本科階段科研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的缺失,便有可能固化大學生科研基礎,為以后給社會和國家創(chuàng)造價值提供有力支撐。
也正是基于這一思路,2018年9月,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指出,推動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基地向本科生開放,為本科生參與科研創(chuàng)造條件,推動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將最新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育教學內容,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yǎng)。
我認為,這樣的規(guī)定是符合現實需要的,也是時代大勢所趨。但也要認識到,本科生做科研的現實局限性,是真實存在的問題,無法忽略,迷茫與焦慮也是正常反應。不過,兩者并非天然對立,可以通過一系列舉措疏解,并實現一種相對平衡:在追求科研的路上,放大科研的價值和魅力,使參與者放下迷茫焦慮,與科研更好融合,進而堅定走向未來。
本科生做科研與否,本身就應該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既要看學生的意愿,也要看教授的態(tài)度,而不是強制或者盲從。有了這樣的雙向選擇,本科生闖科研“失控”的概率也會相對小一些。
當然,這樣的雙向選擇只是基本前提。畢竟很多學生在報名做科研時,往往都是一腔熱血,不少人經過一段時間磨礪后,往往心力交瘁,或者直接退出。其實,任何年齡段的人,做科研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有局限性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方法去克服,F實中,不能只給本科生做科研的政策環(huán)境,卻不為本科生量身定做一套科學合理的科研培養(yǎng)機制。
這套機制,要遵循實事求是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既要保證科研培養(yǎng)內容和本科生自身專業(yè)基礎相適應,又要進一步加強導師的教育責任,呵護本科生的科研初心,而不是將培養(yǎng)研究生的機制直接照搬過來。
有了這樣一套機制,本科生對科研的興趣才能真正養(yǎng)成,他們的一腔熱血才能不浪費。即便最終未能成功,也有一定價值和意義。
科研,本科生